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火山近日劇烈噴發,這可能是30年來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海底火山噴發,持續引發全球關注。據湯加政府聲明,火山噴發已造成3人死亡和一些人員受傷。此次火山噴發及其引發的海嘯對環境、經濟、民生產生哪些影響?請看新華社記者對多國學界專家的連線報道——
專家:最大影響是海嘯
警惕再度噴發引發海嘯
位于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以北約65公里處的洪阿哈阿帕伊島14日上午開始發生火山噴發,15日下午再次噴發。湯加、斐濟、薩摩亞、瓦努阿圖、日本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新西蘭、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國相繼發布了海嘯預警。湯加政府18日發布災情通報說,火山噴發引發了高達15米的海嘯,造成“前所未有的災難”。
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:2021年4月11日Worldview02衛星拍攝的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衛星圖片(左)和2022年1月17日“高分一號”衛星拍攝的該島火山噴發后的衛星圖片,橘色曲線為按照地理坐標標注出的島嶼原先輪廓。新華社發(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供圖)
新西蘭大氣及水資源研究院流體動力學和海嘯研究專家艾米莉·萊恩博士說,大多數海嘯由水下地震引發,僅有約5%海嘯由火山噴發引起,而此次湯加火山噴發所引發的海嘯規模巨大,此前有記載的類似事件是1883年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火山噴發引發的海嘯。
這是中國氣象局提供的1月15日風云三號E星準恒定對比度(微光圖像增強)產品圖。圖中顯示,湯加火山噴發時形成的火山灰蘑菇云紋理結構清晰可見,形成直徑近500公里的傘形云團,傘形云團周邊出現環狀的沖擊波,向四周擴散。新華社發(中國氣象局供圖)
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火山學家克羅寧2015年曾登陸考察過洪阿哈阿帕伊島。他介紹說,這座海底火山曾于1998年、2009年、2014年和2015年出現一系列小型噴發。目前來看,此次火山噴發造成的最嚴重影響是海嘯,在一些太平洋沿岸國家規模都不小。海嘯在湯加也帶來一些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,但影響的主要是沿岸低洼地區,大多數人逃過一劫。
克羅寧說,目前很難預測該火山接下來的情況,可能還會噴發,但噴發不會再那么猛烈;由于火山位于水下較淺位置,只要發生噴發或崩塌,都可能再度引發海嘯,但規模未必會這么大。
大型火山中等噴發
警惕火山灰和酸雨
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高溫地球化學的副教授奧利弗·內貝爾告訴新華社記者,火山灰實際上是微小的巖石顆粒,如果飛機從中穿越,擋風玻璃會受損,火山灰顆粒還會在飛機發動機中熔化并結晶,可能會導致發動機停轉,這很危險,因此火山灰會對空中交通造成影響。
這是2015年11月3日拍攝的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(資料照片)。新華社發(克羅寧攝)
克羅寧教授說,與1991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噴發相比,洪阿哈阿帕伊島此次火山噴發時間較短,意味著此次噴發的熔巖、氣體、巖石碎屑等火山物質相對較少,預計屬于大型火山噴發中等規模。所幸,大部分火山灰落入海里,讓湯加民眾又躲過了一劫。不過,火山灰會產生的酸雨可能影響湯加和斐濟東部,可能嚴重影響湯加的淡水供應和部分農作物。如果火山不再持續噴發,農作物會較快恢復;否則,將導致酸雨不斷,對供水和農作物帶來更大破壞。
全球降溫?不太可能
不少人擔心,如此劇烈的火山噴發會影響到全球氣溫。對此,據克羅寧分析,湯加火山噴發產生的大部分火山羽流位于對流層或大氣層較低位置,噴發時間也較短,并沒有產生太多氣溶膠去反射陽光,也就不太能導致全球降溫。
這是2015年11月4日拍攝的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(資料照片)。新華社發(克羅寧攝)
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氣象與氣候學家許智揚認為,當年,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噴發后,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下降了約0.6攝氏度。而此次湯加火山噴發規模大,但噴發的二氧化硫等物質遠遠少于皮納圖博火山當年的噴發,因此長期來看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實質性影響。
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于1991年6月9日和15日兩次爆發,釋放出的大量煙霧夾雜著碎石直沖云霄。新華社發